Search

【健適性】/【Fitting Fitness】 episode-3.
🌟《肌肉酸痛的必要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健適性】/【Fitting Fitness】 episode-3.
🌟《肌肉酸痛的必要與迷思》

人們普遍存在一種迷思,經由運動引起的肌肉酸痛是無法避免的,甚至對許多人來說被當作是訓練的指標。

那麼訓練到酸痛是否有必要?

有沒有可能在不產生酸痛下訓練肌肉得以成長?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🚩以科學觀點解釋:
肌肉酸痛是神經系統不適應的身體訊號及肌肉的微觀撕裂所致,常伴隨著修復和重建過程的腫脹。

很多人因為他們練得越酸越有效,故主張著肌肉成長與酸痛有正相關。

事實上,這句話一半對,一半錯!

講到這裡我們必須要瞭解肌肉成長的三大要素:
.
✔一.漸進式超負荷(機械張力):
提高重量、訓練量使肌肉承受較高負載,迫使肌肉適應得以強化。
.
✔二.代謝壓力:
透過血液暫留累積代謝物(乳酸、氫離子...),使目標肌群緊繃、充血、疼痛、發熱、腫脹。
.
✔三.肌肉損傷:
在離心階段,肌肉被拉長撕裂的過程維持張力。

其中肌肉酸痛發生在第三種情形
也就是肌肉酸痛可以視為肌肉成長的"可能"
但肌肉成長是否就一定得肌肉酸痛?
答案是否定的!
因為還有其他兩種方式可以使肌肉得到成長。

那為何會說"可能"呢?
因為酸痛產生的根本,是身體不適應所產生的訊號,本身並不代表任何成長意義!
有些情形僅僅酸痛並不會帶來肌肉成長
舉例:
1.今天叫游泳選手跑半馬
隔天必定全身酸痛
但因強度不足
肌肉卻沒有獲得成長
2.一個重訓新手
不管練任何動作
隔天必定十分酸痛
大部分的原因還是來自於不適應而非肌肉生長
3.換新課表
嘗試新動作
隔天總是特別有感
因為我們並不適應新的動作模式

想想看,當頂尖運動員輸了比賽
他們會說:我一定要練得更酸痛嗎?
當然不會
雖然訓練時常有酸痛產生
但成長的方式並非只有酸痛一種
事實上運動員們還會因為感到酸痛而調整訓練
過度的酸痛反而為訓練和比賽帶來負面的影響
.
🔻補充:
⚡超負荷:
超負荷的確是提升體能必須且直觀的方式
但有許多人覺得重量加越快成長越快
但身體比想像中複雜
超負荷中產生的酸痛感也是來自神經的不適應
而疼痛則是身體告訴我們該減緩超負荷的量了
.
⚡收益遞減原則:
大部分進步都依循著一個基本前提-
「投入的越多,得到的越多。」
然而,是有個臨界點的
一定程度後額外的努力不會帶來任何效益
簡單來說,
加班不會獲得加班費
透過運動劑量概念來說明
類似於醫療處方
劑量過高時不會提升效益也不會有額外益處
甚至可能產生負面影響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💯結論:
1.酸痛是身體不適應發出的訊號
雖然有可能只是酸痛並無肌肉損傷
但大多數情況是肌肉損傷的現象
仍可代表肌肉正經歷修復成長

2.肌肉損傷的酸痛並不是成長的先決必要條件
漸進式超負荷與代謝壓力是另外的選擇
可使肌肉成長在不酸痛的訓練下發生

3.我們不應該把訓練酸痛視為目的
而應該重視有沒有用正確的方式使肌肉成長
以及充分的營養與充足的睡眠幫助肌肉合成

#training #weighttraining #coach #fit #fitness #fitlife #personaltrainer #fitness #bodybuilding #muscle #professional #grow #overload #metabolic #soreness #sore #buildmuscle #exercisescience #myth #fitting #fitnessknowledge #instafitness #CYfitlife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大台北地區自由教練 服務地點: 台北市&新北市 捷運站:頂溪/北門/江子翠/行天宮/大安。 服務項目: 生活機能重建/體重管理/增肌/減脂/重訓指導/樂齡訓練/特殊族群訓練/孕產婦訓練...等。
View all posts